• 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江西省眼科醫院, 南昌 33000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對比觀察視網膜下注射和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PCV)的臨床療效。方法 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于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檢查確診的PCV患者35例35只眼納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為首次接受治療者。患眼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光相干斷層掃描(OCT)、吲哚青綠血管造影(ICGA)檢查。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行BCVA檢查,統計時換算為最小分辨角對數(logMAR)視力。采用OCT儀的增強深度成像技術測量患眼中心凹視網膜厚度(MRT)、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SFCT)、色素上皮脫離(PED)高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視網膜下注藥組(A組)、玻璃體腔注藥組(B組),分別為18例18只眼,17例17只眼。兩組患者年齡(t=0.090)、病程(t=?0.370)、logMAR BCVA(t=?0.190)、MRT(t=0.860)、SFCT(t=0.247)、PED高度(t=?0.520)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眼均給予1次視網膜下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療,其后按需給藥(PRN);B組患眼玻璃體腔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05 ml(含康柏西普0.5 mg),治療方案為3+PRN。根據治療后OCT、BCVA檢測結果將病變分為活動型及靜止型。活動型病變給予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劑量同前;靜止型病變,隨訪觀察。治療后1、2、3、6、9個月行BCVA、OCT檢查;治療后3、6、9個月同時行ICGA檢查。對比觀察兩組患眼治療前后BCVA、MRT、SFCT、PED高度的變化情況。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隨治療后時間延長,A組、B組患眼BCVA逐漸提高,MRT、SFCT、PED高度逐漸降低。與B組比較,治療后2、3、6、9個月,A組BCVA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15、?2.820、?2.559、?4.051,P<0.05);治療后1、2、3、6、9個月,A組患眼MRT(t=?2.439、?3.091、?3.099、?3.665、?5.494)、SFCT(t=?3.370、?3.058、?3.268、?4.220、?4.121)、PED高度(t=?3.460、?4.678、?4.956、?5.368、?6.396)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眼治療中及治療后均未出現眼內炎、高眼壓、玻璃體積血等并發癥。結論 與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比較,視網膜下注射康柏西普可更為有效地降低PCV患眼MRT、SFCT、PED高度,提高患眼視力。

引用本文: 劉騰, 余曉, 吳曉堅, 鄒玉凌, 劉康成, 鄒華, 吳偉, 許誠豪, 游志鵬. 視網膜下注射和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療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的療效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6): 421-42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112-0002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玻璃體切割手術聯合地塞米松玻璃體腔植入劑治療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
  • 下一篇

    兩切口無玻璃體切除的視網膜下注射治療Bietti結晶樣視網膜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