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 2.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莞第一醫院(廣東東莞 523808);
  • 3. 省部共建中亞高發病成因與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東莞 523808);
  • 4. 東莞市慢性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廣東東莞 5238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 1990 年—2019 年中國白血病流行情況,預測 2020 年—2040 年中國白血病發病、患病及死亡情況,為中國白血病相關防治策略的制訂提供參考。方法  基于 2019 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庫,收集 1990 年—2019 年中國白血病的發病、患病和死亡數據,采用變化率(%)和年估計變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EAPC)描述疾病的流行趨勢。運用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預測 2020 年—2040 年中國白血病的流行情況。結果  2019年中國白血病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較1990年分別下降17.62%、10.97%和41.56%,年均分別下降1.06%、0.89%和2.05%(P<0.05);1990 年—2019 年中國女性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的下降速度(EAPC 分別為 1.56%、1.38%、2.62%)均高于男性(EAPC 分別為 0.61%、0.43%、1.59%);2019 年 5 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和患病率最高,80 歲以上年齡組死亡率最高。ARIMA 模型預測結果表明,2020 年—2040 年中國白血病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預計到 2040 年白血病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分別為 14.06/10 萬、108.23/10 萬、2.83/10 萬。結論  1990 年—2019 年,中國白血病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及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預測結果顯示 2020 年—2040 年中國白血病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和年齡標準化患病率仍然呈上升趨勢,未來仍需繼續加強白血病的監測及防控工作。

引用本文: 譚茜蔚, 王仕鴻, 王爽, 曹汝岱, 丁元林, 張炳松, 于海兵. 中國白血病發病、患病及死亡趨勢分析及預測研究. 華西醫學, 2024, 39(9): 1427-1434. doi: 10.7507/1002-0179.20240304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卵巢腫瘤術前惡性風險診斷模型的構建與驗證
  • 下一篇

    半月板外突全球研究現狀及趨勢可視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