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科(昆明 650032);
  • 2.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昆明 65003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前交叉韌帶重建術(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中局部注射多模式混合藥物(multimodal drug cocktail,MDC)的早期療效及對軟骨的影響。方法  以2022年2月—2023年8月擬采用自體腘繩肌腱行關節鏡下ACLR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90例符合選擇標準納入研究,根據韌帶重建后注射藥物不同隨機分為3組(n=30)。3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手術側別、病程以及術前大腿周徑及關節液中TNF-α、IL-6、IL-1、基質金屬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MMP-13、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含量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韌帶重建后,分別于關節內和取腱處注射對應MDC(A組由羅哌卡因、氨甲環酸、倍他米松組成,B組由羅哌卡因、倍他米松、生理鹽水組成)或生理鹽水(C組)。比較3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曲馬多注射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膝關節腫脹程度及活動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Lyshlom評分以及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評分;MRI檢查不同軟骨區域T2*值;ELISA法檢測關節液中TNF-α、IL-6、IL-1、MMP-3、MMP-13、ACAN含量。結果  3組患者均獲隨訪,A、B、C組隨訪時間分別為(12.53±3.24)、(13.14±2.87)、(12.82±3.32)個月。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A、B組與C組相比,住院時間縮短、曲馬多注射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A、B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A組膝關節腫脹程度較B、C組減輕(P<0.05),B、C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6、12、24、48 h時,A、B組VAS評分低于C組(P<0.05);術后72 h時3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14 d、1個月,A組膝關節活動度優于C組(P<0.05),其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時,A、B組IKDC評分高于C組(P<0.05);其余時間點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時間點Lyshlom評分及HSS評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ELISA檢測術后14 d A、B組患膝關節液中IL-1和IL-6含量低于C組(P<0.05),TNF-α、MMP-3、MMP-13、ACAN含量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A、B組上述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個月時,上述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6、12個月時,3組間各軟骨區域T2*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ACLR術中關節內聯合取腱處注射MDC(羅哌卡因、氨甲環酸、倍他米松)可獲得良好早期療效,且對軟骨無明顯影響。

引用本文: 余鴻, 董珍林, 施政良, 李黎, 董開顏, 劉昊龍, 李彥林.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中局部注射多模式混合藥物的早期療效及對軟骨影響的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5): 562-569.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5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坐骨神經阻滯聯合持續股神經阻滯或持續收肌管阻滯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與運動功能影響的比較研究
  • 下一篇

    貧血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