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骨科(南京 210008);
  • 2. 南京醫科大學鼓樓臨床醫學院骨科(南京 2100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靜脈應用氨甲環酸對術后引流量和肘關節功能預后的影響。方法 回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12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44例肘關節僵硬行松解術治療患者臨床資料。其中20例術后連續3 d靜脈滴注氨甲環酸溶液100 mL(1 g/100 mL,每日1次;A組),24例術后未應用氨甲環酸(B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側別、身體質量指數、初次損傷情況及術前血紅蛋白、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MEPS)、肘關節屈伸活動度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3 d引流量和總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前、術后1、2 d及3個月VAS評分,術前、術后3個月及末次隨訪時MEPS評分,術前及末次隨訪時肘關節屈伸活動度等指標。 結果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術后1 d和3 d引流量、總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8.6個月。兩組均未發生切口感染、肘關節內外翻不穩定或脫位等并發癥及肺栓塞等血栓或栓塞事件。術后1、2 d兩組VAS評分均較術前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VAS評分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兩組VAS評分均降至接近術前水平,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及末次隨訪時,兩組MEPS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兩組術后肘關節屈伸活動度較術前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肘關節屈伸活動度變化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靜脈連續應用3 d氨甲環酸可明顯減少術后引流量、縮短引流管留置及住院時間,并緩解術后早期疼痛,并且對血栓及栓塞事件發生風險和肘關節功能無影響。

引用本文: 孟唯浩, 鉉令哲, 黎逢峰, 張子韜. 創傷性肘關節僵硬松解術后靜脈應用氨甲環酸對術后引流量和肘關節功能預后的影響.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1): 1330-1335. doi: 10.7507/1002-1892.20240701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通道輔助微創吻合技術治療急性跟腱斷裂中保護套筒與腓腸神經位置關系解剖研究
  • 下一篇

    老年股骨頸骨折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危險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