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心臟外科(北京 100029);
  • 2.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心內科(北京 1000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內膜炎外科治療的預后及其影響因素,比較不同手術方式的術后早期和遠期療效。方法  回顧性納入2010—2022年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行瓣膜置換術或成形術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  共納入患者343例,其中機械瓣膜置換術197例、生物瓣膜置換術62例、瓣膜成形術84例。男238例、女105例,平均年齡(44.2±14.8)歲。200例(58.3%)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76例主動脈瓣、108例二尖瓣和16例右心瓣膜)僅有單個瓣膜受累。143例(41.7%)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有多個瓣膜受累。60例(17.4%)患者術前有栓塞事件,其中腦栓塞32例。平均隨訪(60.6±43.8)個月,術后1個月內早期死亡17例(5.0%)、遠期死亡19例(5.5%)。術后8例(2.3%)患者進行透析,13例(3.8%)患者發生腦卒中,6例患者再次手術,3例患者感染性心內膜炎復發。多因素分析表明,吸煙(P=0.002)、術前栓塞事件(P=0.001)、手術時間(P=0.001)、術后透析(P=0.001)是術后早期死亡的危險因素,左室射血分數≥60%(P=0.022)是術后早期死亡的保護因素。術前紐約心臟協會心功能分級Ⅲ~Ⅳ級(P=0.010)、≥3個瓣膜手術(P=0.028)是術后遠期死亡的危險因素,瓣膜成形術的主要終點事件和次要終點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瓣膜置換術。結論  對于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吸煙和術前發生栓塞事件與高圍手術期死亡率相關,多瓣膜手術與較差的預后相關,瓣膜成形比瓣膜置換更有優勢,在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外科治療中應積極嘗試瓣膜成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