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心胸外科(上海 20012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大動脈調轉術(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后中遠期殘余的危險因素及再干預策略。方法 回顧性納入2006年1月—2022年6月于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接受ASO手術的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分析ASO術后中遠期殘余的危險因素。結果 共納入952例ASO手術患兒,其中男654例、女298例,平均年齡(102.9±90.1)d,平均體重(4.6±1.6)kg。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并室間隔完整(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D-TGA/IVS)421例,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并室間隔缺損(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D-TGA/VSD)357例,右室雙出口合并肺動脈下室間隔缺損(Taussig-Bing畸形)174例。術后早期死亡89例,死亡率為9.3%。746例生存患兒術后規律隨訪(隨訪率86.4%),中位隨訪時間79.4(12.0~188.0)個月。隨訪過程中53例患兒因殘余問題行外科再干預,其中男33例、女20例,中位手術年齡62.5(17.0~214.0)個月,中位手術體重19.0(8.2~86.0)kg,平均再干預時間為ASO術后28.0~170.0(77.5±45.4)個月。殘余問題包括肺動脈總干及分支狹窄34例,右室流出道狹窄11例,左室流出道狹窄6例,主動脈弓再狹窄5例,主動脈瓣關閉不全5例,室間隔缺損殘余分流2例,三尖瓣關閉不全1例。術后早期2例死亡,死亡率為3.8%(2/53),死亡原因均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生存患兒術后平均隨訪(52.4±28.6)個月,無中遠期死亡,2例患兒因肺動脈再狹窄行第三次手術。多因素分析顯示,合并主動脈弓手術及術后早期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let tract,RVOT)流速>3 m/s是ASO術后中遠期發生殘余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ASO是治療D-TGA/IVS、D-TGA/VSD及Taussig-Bing畸形的理想手術方式。合并主動脈弓手術及術后RVOT流速>3 m/s是ASO術后中遠期發生殘余的獨立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