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人民醫院 胸心外科(四川眉山 62001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老年Ⅰ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肺葉或肺段切除術后的遠期預后。方法  從SEER數據庫搜集老年Ⅰ期NSCLC患者數據,根據切除方式,將患者分為肺葉組和肺段組,通過傾向性評分匹配(肺葉∶肺段=2∶1)比較兩組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肺癌特異性生存(lung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LCSS)。結果  共納入9990例患者,女5840例(58.46%)、男4150例(41.54%),平均年齡(70.48±6.47)歲,其中肺葉組9029例,肺段組961例。通過傾向性評分匹配,共匹配2883例患者,其中肺葉組1922例,肺段組961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肺葉組10年OS率和LCSS率均高于肺段組(OS:51.15% vs. 38.35%,P<0.01;LCSS:79.68% vs. 71.52%,P<0.01)。亞組分析發現,肺葉切除的生存優勢僅局限于60~70歲患者;對于>70歲患者,兩種術式的5年及10年OS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對于腫瘤直徑≤2 cm(ⅠA1~ⅠA2期)、淋巴結清掃數目≥10枚、接受輔助放/化療患者,肺段切除也可達到與肺葉切除相似的預后。結論  總體上,對于老年Ⅰ期NSCLC患者,肺葉切除可獲得更優的OS和LCSS。但應綜合考慮個體差異、腫瘤特征及圍術期治療方案以決定老年Ⅰ期NSCLC患者是否應行肺段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