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心臟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3D打印心臟模型在心臟外科年輕醫生培養中的應用效果,評估其在手術模擬和技能提升方面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8名年輕心臟外科醫生作為培訓對象。培訓前,每名學員完成2例豬心室間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手術,采用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培訓評分工具(The Hands-On Surgical Training-Congenital Heart Surgery,HOST-CHS)對其手術操作進行評分。隨后在3D打印膜周型VSD心臟模型上模擬培訓6周,每周1次。培訓后,所有學員再次完成2例豬心VSD修補手術。通過調查問卷、HOST-CHS評分和操作時間評估醫生技能的提升情況。結果  培訓前,8名學員HOST-CHS平均得分為(52.2±6.3)分,VSD修補平均操作時間為(54.7±7.1)min。在使用3D打印模型進行模擬訓練的6周內,8名學員完成VSD修補的操作時間有所縮短(P<0.001),HOST-CHS總得分逐漸增加(P<0.001)。其中,學員在手術認知和保護意識兩大類的得分提升最顯著。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員普遍對3D模型模擬訓練效果非常滿意。結論  3D打印VSD模型在心臟外科年輕醫生的培養中展示出顯著的應用優勢。通過提供高度真實的解剖結構,3D模型能夠有效提升醫生的手術技能。建議進一步推廣3D打印技術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為培養高素質的心臟外科醫生提供有力支持。

引用本文: 凌云飛, 鐘詩童, 范強, 李田歌, 錢永軍. 3D打印室間隔缺損模型在心臟外科年輕醫生培養中的作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9): 1338-1344. doi: 10.7507/1007-4848.202406049 復制

  • 上一篇

    單純超聲引導下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治療妊娠期中重度二尖瓣狹窄的臨床療效
  • 下一篇

    深度學習在非小細胞肺癌預后模型中的應用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