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睿 1,2 , 曹又文 1,2 , 梁太平 3 , 馬江濤 1,2 , 周建 3 , 陳鏡全 1,2
  • 1.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管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
  • 2. 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四川南充 637000);
  • 3.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43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回顧抗感染移植物材料的研究現狀,分析其應用前景,以期為血管腔內抗感染移植物研發提供啟示。方法 檢索國內外有關血管腔內抗感染移植物相關的研究并進行綜述。結果 移植物的抗感染能力主要通過主體材料改性、表面改性和兩者結合的途徑實現。在主體材料改性方面,以金屬(如鎂、鋅)、生物衍生材料(如殼聚糖、絲素蛋白和細菌纖維素)、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聚氨酯和聚乳酸)為主體加入其他材料形成具有抗菌性的復合材料(如Mg-Nd-Zn-Zr合金、細菌纖維素/甲殼素納米晶體復合材料、殼聚糖/絲素蛋白復合材料等);在表面改性方面,無機涂層(如銀、銅和氮化物)以及有機涂層(如抗生素、抗菌肽和抗感染聚合物)也在試驗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結論 如何通過納米等技術綜合各個材料的優點,合成既有普通移植物所具備的機械性能,又有細胞、血液相容性和抗菌性的復合移植物材料是未來的研究焦點;同時,如何合成能夠穩定、長時間抗感染并且還有抗細菌生物膜性能的涂層也是未來研發的重要方向。

引用本文: 楊睿睿, 曹又文, 梁太平, 馬江濤, 周建, 陳鏡全. 血管腔內抗感染移植物新材料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2): 243-249. doi: 10.7507/1007-9424.202308011 復制

  • 上一篇

    急性壞死性縱隔炎176例臨床特征及轉歸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急性壞死性縱隔炎176例臨床特征及轉歸的回顧性隊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