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普通外科(蘭州 730030);
  • 2.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心外科(蘭州 73003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了解譜系示蹤技術的最新發展現狀及它在肝再生機制研究中的應用情況。方法 檢索國內外關于譜系示蹤技術在肝再生中應用相關研究的文獻并進行綜述。結果 目前已發展了較多可靠且先進的譜系示蹤技術,如單細胞RNA測序技術、DNA條形碼技術等,為深入了解肝再生機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它們在鑒定肝再生細胞來源、對肝再生區域鑒定及研究肝損傷后再生機制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通過譜系示蹤技術有助于了解不同類型肝細胞在肝臟結構中的位置和功能,揭示了不同亞群肝細胞的再生潛力和貢獻,而且通過該技術支持了在慢性肝損傷條件下肝細胞和膽管細胞之間的轉分化現象,有助于了解在肝再生中扮演關鍵角色的Wnt/β-catenin、Hippo/Yes相關蛋白和Notch信號通路的具體作用。結論 盡管譜系示蹤技術已在肝再生研究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由于肝再生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生理過程,而且該技術仍存在不足,如面臨標志特異性的挑戰、研究周期較長且成本較高、由動物模型轉化到人類臨床應用時可能存在局限性、不能解決所有關于肝再生機制的問題以及倫理和法律問題,因此仍需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以揭示肝再生機制的更多細節。

引用本文: 周林巖, 李勇男, 蔣祥彥, 李鑒, 焦作義. 譜系示蹤技術在肝再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4): 487-494. doi: 10.7507/1007-9424.20231104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甲狀腺內無原發腫瘤而僅表現為側頸區淋巴結轉移的隱匿性甲狀腺癌1例
  • 下一篇

    《IASLC第九版肺癌TNM分期》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