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泰 1,2 , 張玉婷 1,2 , 拜重陽 1,2 , 李閏峰 1,2 , 仲富鵬 1,2 , 閆少林 1,2 , 楊磊 1 , 賀志云 1 , 王海平 3 , 李汛 1,2,3,4,5,6
  • 1.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蘭州 730000);
  • 2. 蘭州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蘭州 730000);
  • 3. 甘肅省生物治療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蘭州 730000);
  • 4. 蘭州大學醫學院腫瘤防治中心(蘭州 730000);
  • 5. 甘肅省肝膽胰外科研究所(蘭州 730000);
  • 6. 甘肅省普通外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蘭州 730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全身免疫炎癥指數(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聯合中性粒細胞與單核細胞比值(neutrophil-monocyte ratio,NMR)對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吻合口漏的預測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 1月至2023年10月期間就診于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的493例老年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根據吻合口漏發生與否分為吻合口漏組(n=29)和非吻合口漏組(n=464),比較2組在不同時間點的SII和 NMR差異;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較 SII、NMR以及兩者聯合對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發生吻合口漏的預測價值;并分析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發生吻合口漏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 吻合口漏組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第3和第5天的 SII和NMR均高于非吻合口漏組(P<0.05)。ROC曲線分析顯示,術后第 3天的 SII、術后第 5 天的NMR和兩者聯合預測吻合口漏的 AUC 分別為 0.613、0.743和0.750。 DeLong檢驗結果提示其中術后第 5 天的 NMR 聯合術后第3天的SII 的 AUC 與術后第 3 天 SII 的 AUC 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7)。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患者年齡、男性、合并糖尿病、術前放化療、腫瘤位于左半結腸、術后第3天SII 以及術后第5天 NMR 是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發生吻合口漏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結論 術后第 3天 SII聯合術后第 5 天NMR、術后第 3天 SII和術后第 5 天NMR均對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吻合口漏有預測價值,SII和NMR有潛能作為預測老年結腸癌患者術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