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乳腺外科(四川瀘州 646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臨床分期為N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SLN)轉移的危險因素,建立SLN轉移的預測模型,以協助臨床工作中的腋窩手術決策。方法 回顧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間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并行SLN活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SLN轉移的相關因素并構建預測SLN轉移風險的預測模型,同時運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評估預測模型區分SLN發生轉移的能力。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納入標準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51例,其中有136例SLN轉移,轉移率為38.7%。多因素logistical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腫瘤最大徑>2.5 cm、ER狀態陽性、Ki-67值>20%及有脈管侵犯患者的SLN轉移概率更大 [腫瘤最大徑>2.5 cm:OR(95%CI)=1.897(1.186,3.034),P=0.008;ER狀態陽性:OR(95%CI)=2.721(1.491,4.967),P=0.001;Ki-67值>20%:OR(95%CI)=1.825(1.125,2.960),P=0.015;有脈管侵犯:OR(95%CI)=2.858(1.641,4.976),P<0.001],這四者聯合判斷SLN發生轉移的AUC為0.693,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0.59%、57.21%。結論 從本研究結果提示,對于腫瘤最大徑>2.5 cm、ER陽性、Ki-67值>20%及脈管侵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建議進行SLN活檢,指導術后輔助治療策略,但本研究中以此構建的預測模型對發生SLN轉移的區分能力一般,今后可進一步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