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黎靜 1,2 , 張嘉瑞 3 , 易群 1,4
  • 1. 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四川瀘州 646000);
  • 2. 樂山市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四川樂山 614000);
  •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四川成都 610041);
  • 4. 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成都 6100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構建并驗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列線圖模型。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8月—2021年12月樂山市人民醫院收治的300名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患者以7∶3的比例分為訓練集(n=210)和驗證集(n=90)。對訓練集的患者采用LASSO回歸分析篩選變量,再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慢阻肺急性加重并發II型呼吸衰竭的獨立危險因素,并繪制相關的列線圖模型。在訓練集和驗證集分別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ROC curve,AUC),進行Hosmer-Lemeshow檢驗,并繪制校準曲線和決策分析曲線(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驗證模型。結果  心臟疾病、淋巴細胞百分比、紅細胞分布寬度標準差(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n,RDW-SD)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并發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訓練集和驗證集的AUC分別為0.742(95%CI:0.672-0.812)和0.793(95%CI:0.699-0.888)。兩組的校準曲線貼近理想曲線。兩組的Hosmer-Lemeshow檢驗P>0.05,有較好的臨床實用性。DCA曲線提示模型具有較好的臨床使用價值。結論  基于心臟疾病、淋巴細胞百分比、RDW-SD等因素構建的臨床預測模型對慢阻肺急性加重并發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有較好的預測價值。

引用本文: 曾黎靜, 張嘉瑞, 易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列線圖模型的構建及驗證.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4, 23(12): 876-881. doi: 10.7507/1671-6205.20241008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91種循環炎癥蛋白與呼吸道感染之間的因果關系:一項雙向孟德爾隨機化研究
  • 下一篇

    血管介入栓塞輔助下支氣管鏡技術診斷并局部治療成人支氣管黏液表皮樣癌病例報道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