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琪 1,2 , 高一城 1,2 , 蘇澄元 1,2 , 劉美君 1,2 , 李迅 1,2,3 , 費宇彤 1,2,3
  • 1. 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北京 100029);
  • 2.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循證中醫藥研究院(北京 100029);
  • 3. 北京GRADE中心(北京 1000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在指南制訂臨床問題構建環節,需要引導臨床醫生提出具備PICO(人群、干預、對照、結局)格式的臨床問題或者對收集的臨床問題進行PICO結構化處理。但PICO結構內部每個要素的寬窄限定與評價方法此前并沒有被提出,導致具備了PICO結構的臨床問題由于范圍寬窄不合適而仍舊不適合作為指南問題。本文根據PIC三個要素中明顯需要拆分或擴充要素的數量將臨床問題分為8個等級(3,2,1,0,?1,?2,?3,混合)以區分和評價臨床問題的寬窄適用程度,并明確使用原則,為臨床醫生、指南制訂者等提供方法學參考。

引用本文: 王雅琪, 高一城, 蘇澄元, 劉美君, 李迅, 費宇彤. 臨床實踐指南中臨床問題結構化分級及評價.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4, 24(7): 827-831. doi: 10.7507/1672-2531.202311037 復制

  • 上一篇

    瑜伽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人體測量指標干預效果的系統評價再評價
  • 下一篇

    中國骨科臨床實踐指南及共識的質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