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總結膝關節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優勢、適應證以及微創UKA(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UKA,MIS-UKA)手術技術進展及療效。 方法廣泛查閱UKA相關文獻,并進行總結分析。 結果近年來UKA治療膝關節單間室骨關節炎取得了滿意療效,單髁假體設計改進以及手術技術的進步,使得MIS-UKA成為可能,特別是計算機及機器人輔助導航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假體植入的精確性。 結論隨著假體設計改進和手術技術進步,MIS-UKA的優勢進一步凸顯,適應證也擴大;但計算機及機器人輔助導航技術的應用能否進一步提高療效仍需研究證實。
目的總結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研究進展。 方法廣泛查閱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相關文獻,對其發展歷史、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方法以及療效等進行總結分析。 結果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是從臀中肌與梨狀肌間隙進入,不切斷任何肌肉和肌腱,具有軟組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近期療效較好。但是存在手術適應證較傳統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窄、手術依賴特殊器械、術后假體錯位率較高等不足。 結論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在減少手術創傷的同時,顯著降低了術后關節脫位等并發癥的風險,達到早期快速康復目的。但該技術臨床應用時間短,其中遠期療效及相關并發癥有待隨訪觀察。
目的 總結計算機導航及機器人技術在膝關節手術中的分類,以及輔助膝關節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發展、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臨床療效及最新進展。 方法 廣泛查閱計算機導航及機器人技術輔助 UKA 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研究和總結分析。 結果 近年來 UKA 在治療單間室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方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隨著計算機導航及手術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并逐漸與臨床相結合,計算機導航及機器人技術聯合 UKA 大大提高了術中截骨的精度及假體植入準確率,術后功能恢復良好的同時明顯提高了單髁假體的使用壽命。 結論 計算機導航及機器人技術輔助 UKA 較傳統 UKA 提高了假體植入精確度,術后早期療效滿意,但長期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目的 探討基于X線片準確評估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臼杯假體覆蓋率(以下簡稱“杯覆率”)的方法,并確定可以用于評估杯覆率的有效參數。方法 基于16例健康骨盆CT三維重建數據,3D打印制備骨盆模型;在此基礎上,參照常規THA操作植入髖臼假體。采用改良攝片方式通過旋轉C臂X線機測量臼杯假體未被宿主骨覆蓋區域長度、寬度,計算杯覆率;統計分析其與基于傳統正位X線片測量法以及基于骨盆模型實際測量的杯覆率差異。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改良測量法中,假體未被覆蓋區域面積與寬度、長度相關性。結果傳統方法、改良方法以及實際測量的杯覆率分別為78.22%±3.36%、86.74%±3.61%、89.62%±2.6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寬度、長度均與假體未被覆蓋區域面積成正線性關系,回歸方程:假體未被覆蓋區域面積=?21.192+0.248×寬度+0.140×長度,決定系數R2=0.857,P<0.001。結論 與傳統測量方法相比,改良方法能更準確評估THA杯覆率。其中,假體未被覆蓋區域寬度可以作為評估杯覆率的有效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