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menu id="0mmq6"></menu>
  • <table id="0mmq6"><option id="0mmq6"></option></table>
  • <bdo id="0mmq6"></bdo><noscript id="0mmq6"><kbd id="0mmq6"></kbd></noscript>
  • <td id="0mmq6"></td><table id="0mmq6"></table>
  • <table id="0mmq6"></table><td id="0mmq6"></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冷盈" 2條結果
    • 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及預后分析

      目的比較早中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和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并進一步探討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無瘤生存的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收集 2010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期間在筆者所在醫院完成診斷、治療和隨訪的 295 例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按 TNM 分期分為早中期乳腺癌 227 例及局部晚期乳腺癌 68 例。采用成組 χ2 檢驗或秩和檢驗比較 2 組患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并采用 log-rank 檢驗及 Cox 比例風險回歸模型探索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 5 年無瘤生存的影響因素。結果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 T 分期和 N 分期較早中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更晚,腫瘤分級更高(P<0.05)。全組患者的 5 年 DFS 率為 87.8%(259/295)。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 5 年無瘤生存率低于早中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76.5% 比 91.2%,P=0.001)。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包括:新輔助化療+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新輔助化療+手術+內分泌治療、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和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T 分期(χ2=8.248,P=0.040)、N 分期(χ2=9.470,P=0.024)、脈管侵犯(χ2=4.211,P=0.031)及腫瘤分級(χ2=6.985,P=0.030)是影響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 5 年無瘤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T 分期(HR=5.062,P<0.001)和 N 分期(HR=7.075,P<0.001)是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 5 年無瘤生存的影響因素,T 分期和 N 分期越晚,5 年無瘤生存情況越差。結論T 分期和 N 分期是局部晚期 Luminal A 型乳腺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是提高患者 5 年無瘤生存率的重要保障。

      發表時間:2020-07-01 01: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延遲治療對生存預后的影響:基于SEER數據庫大樣本真實世界研究

      目的利用SEER數據庫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大樣本真實世界數據,探討延遲治療對患者生存預后的影響。方法選取2000–2019年期間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SEER數據庫中符合研究條件的PTMC患者40 761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延遲治療時間的不同(0、0~6個月,>6個月) 分為3組。采用Kaplan-Meir法繪制生存曲線并計算5年累積疾病特異性生存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率和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PTMC患者延遲治療時間與DSS及OS之間的關系以及預后的影響因素。 結果在40 761例患者中,男7 575(18.58%),女33 186 例(81.42%),以女性患者居多;年齡3~97歲 [(51.1±13.9)歲],其中 <55歲患者24 043例(58.99%),≥55歲患者16 718例(41.01%)。30 823例(75.62%)患者在確診后立即進行了治療,9 734例(23.88%)患者在確診后的6個月內進行了治療,204例(0.50%)患者在確診6個月后進行了治療;3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種族、淋巴結分期、放療、手術方式、病灶數以及侵犯甲狀腺被膜方面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3組患者的生存分析結果顯示,延遲治療時間對PTMC患者的DSS和OS均無影響(P>0.05)。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年齡 ≥55歲、男性、已婚、淋巴結轉移、放療、行甲狀腺全切以及侵犯甲狀腺被膜是影響PTMC患者DSS和OS的危險因素(P<0.05),延遲治療不是影響PTMC患者DSS和OS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延遲治療不是PTMC患者DSS和OS的獨立危險因素,對于部分PTMC,主動監測是一種安全的替代手術治療方法。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日本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