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損傷是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高齡、超重、吸煙史、低氧血癥、低血壓、夾層累及范圍廣、胸腔積液等是術前可能誘發急性肺損傷的危險因素,術中深低溫停循環、血制品輸注也可誘發或加重急性肺損傷。本文對急性主動脈夾層合并急性肺損傷的危險因素、疾病預測模型以及防治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診療提供幫助。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術后早期急性胃腸道損傷(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危險因素及其預后,并構建AGI發生風險列線圖疾病預測模型。方法納入2016—2021年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行ATAAD體外循環手術患者,并將患者分為AGI組和non-AGI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使用R語言構建列線圖并驗證模型的預測能力。結果共納入188例患者,其中男166例、女22例,年齡22~70(49.70±9.96)歲。AGI組60例,non-AGI組128例。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兩組患者的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AD)危險評分、腸系膜上動脈(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灌注不良、主動脈阻斷時間及術中輸注紅細胞均為AGI的預測因素(P<0.05)。兩組在術后呼吸機輔助時間、住ICU時間、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腸外營養、院內感染以及術后30 d死亡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的預測因素建立列線圖,C指數為0.888,通過內部驗證C指數為0.848。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評估模型區分度,曲線下面積為0.888。結論ATAAD術后AD危險評分、SMA灌注不良、主動脈阻斷時間及術中輸注紅細胞均為AGI的預測因素,建立的預測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