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產婦硬脊膜穿刺后頭痛(PDPH)的循證預防治療措施。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圖書館(2006年第3期)、MEDLINE(1980.1~2006.10)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1980.1~2006.10),收集關于產婦硬脊膜穿刺后頭痛防治的系統評價、Meta分析和臨床對照試驗(RCT),并評價所獲得的證據質量。結果 共檢索到2篇Cochrane系統評價,2篇Meta分析和9篇RCT。分析結果表明,硬膜外自體血液填充治療療效確切,體位、液體和藥物治療對產婦PDPH的發生率和嚴重性無明顯影響。選擇適當腰麻穿針刺和穿刺技術能有效降低產婦PDPH的發生,而蛛網膜下腔注入生理鹽水和置管預防技術的價值尚有待進一步驗證。結論 硬膜外自體血液填充對產婦的PDPH具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選擇適當腰麻穿刺針和穿刺技術能有效預防產婦PDPH的發生。
目的 探討分娩鎮痛的方法和藥物的選擇以及分娩鎮痛對產程、器械助產率、分娩方式及母兒的影響。 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 圖書館(2006年第4期)、MEDLINE(1978~2006.10)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1980~2006.10),查找與分娩鎮痛有關的系統評價、Meta分析等,獲取最佳證據用于臨床治療。 結果 共檢索到8篇Cochrane系統評價和6篇Meta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硬膜外分娩鎮痛會造成第二產程延長、催產素使用量的增加、器械助產率增加以及產婦發熱,但不會造成第一產程的延長,剖宮產率的增加。 結論 硬膜外分娩鎮痛較其他鎮痛方法具有優勢。
目的系統評價糖皮質激素、對乙酰氨基酚及抗菌藥物應用于分娩鎮痛產時發熱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VIP和CNKI數據庫,搜集糖皮質激素、對乙酰氨基酚及抗菌藥物應用于分娩鎮痛產時發熱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3年6月30日。由2位評價員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文獻的偏倚風險后,采用RevMan 5.4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共納入10個RCT,包括1 337名產婦。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應用糖皮質激素可降低分娩鎮痛產婦產時發熱發生率[OR=0.52,95%CI(0.33,0.82),P<0.01],但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抗菌藥物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當前證據顯示,應用糖皮質激素可降低分娩鎮痛產婦產時發熱發生率,但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及抗菌藥物未能降低產婦產時發熱的發生率。受納入研究數量和質量的限制,上述結論尚待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