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menu id="0mmq6"></menu>
  • <table id="0mmq6"><option id="0mmq6"></option></table>
  • <bdo id="0mmq6"></bdo><noscript id="0mmq6"><kbd id="0mmq6"></kbd></noscript>
  • <td id="0mmq6"></td><table id="0mmq6"></table>
  • <table id="0mmq6"></table><td id="0mmq6"></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房清敏" 1條結果
    • 經側前方入路L5椎體切除后腰骶部重建的影像學及生物力學研究

      目的 通過影像學及生物力學研究,探討經側前方入路行 L5 病損椎體切除、植骨融合及釘棒內固定術式的可行性。 方法 將 20 具防腐尸體標本(男 12 具、女 8 具)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取側前方入路行 L5 病變椎體切除、植骨融合及釘棒內固定術,對照組采用前后聯合入路行 L5 病變椎體切除及重建。術前實驗組標本行 CT 掃描及三維重建,測量骶骨釘(前排釘、后排釘)最大安全進釘角度及長度,術中測量實際進釘角度及長度,術后再次行 CT 掃描及三維重建,觀察骶骨釘位置。兩組重建后標本行前屈、后伸、側屈及垂直壓縮生物力學測試。 結果 20 具標本均順利完成 L5 病變椎體切除重建。CT 觀測示,術前實驗組前、后排釘最大安全進釘角度及最大進釘長度男女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后所有標本骶骨前排釘平均最大安全進釘角度為 51.93°、平均最大進釘長度為 47.88 mm,后排釘平均最大安全進釘角度為 37.04°、平均最大進釘長度為 46.28 mm。術后觀察骶骨釘長度合適,未進入椎管內。生物力學測試顯示,兩組標本前屈、后伸、側屈位移及垂直壓縮剛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未累及后柱結構的 L5 病損,選擇經側前方入路行 L5 病損椎體切除、植骨融合及釘棒內固定術治療安全、可行,重建椎體穩定性可靠,并且術中無需變換體位,減少了手術時間、切口數量及防止植骨塊移位等優點,但有待臨床應用進一步驗證。

      發表時間:2017-03-13 01:3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日本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