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梳理疾病負擔相關指標的應用場景和條件,介紹國內外與疾病監測相關的調查數據庫和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評估中心(IHME)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對文獻資料進行收集,歸納五個健康大數據的疾病負擔應用實例,并基于不同類型的數據庫詳細描述其構建模式。指出目前健康數據應用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對疾病負擔健康大數據應用的未來研究提出一些想法和展望。
目的了解2008—2019年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特征、疾病負擔現狀和變化趨勢,分析吸煙歸因疾病負擔,為制定本土化癡呆防治干預措施提供參考。方法基于廣州市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數據,測算2008-2019年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率、標化死亡率和早死損失生命年(YLL),利用間接法估算傷殘損失生命年(YLD)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DALY),比較各指標率分年齡和性別的分布,采用Joinpoint軟件分析年度變化趨勢,基于2013年廣州市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系統數據測算2018年吸煙歸因癡呆疾病負擔。結果廣州市癡呆癥的標化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別從2008年的0.45/10萬、0.05‰、0.02‰和0.07‰增加至2019年的1.28/10萬、0.15‰,0.07‰和0.22‰,平均呈現上升趨勢(AAPC分別為11.30%,13.09%,13.09%,13.09%,均P<0.001)。女性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均高于男性,但男性標化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年度上升趨勢均高于女性,且在2012年后增長趨緩。男性吸煙歸因癡呆疾病負擔明顯高于女性。結論近10年來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和疾病負擔呈明顯上升趨勢。應針對可控因素如吸煙進行干預,對重點人群加強癡呆的預防和篩查,制定老年癡呆照護管理支持政策,以降低早死和傷殘帶來的疾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