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menu id="0mmq6"></menu>
  • <table id="0mmq6"><option id="0mmq6"></option></table>
  • <bdo id="0mmq6"></bdo><noscript id="0mmq6"><kbd id="0mmq6"></kbd></noscript>
  • <td id="0mmq6"></td><table id="0mmq6"></table>
  • <table id="0mmq6"></table><td id="0mmq6"></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游月媛" 4條結果
    • 罕見事件Meta分析中大型研究與小型研究之間的差異

      目的 以實證研究的方式探討罕見事件Meta分析中大型研究與小型研究之間的差異。方法 通過2003年1月至2018年5月The Cochrane數據庫收集的系統評價數據,篩選出具有罕見事件、至少納入5個研究和至少納入1個大型研究的二分類結局變量的Meta分析。采用Peto和經典OR值作為效應量,比較包含大型研究與排除大型研究(僅小型研究)Meta分析OR值的大小、方向和P值。結果 共納入214個Meta分析。在214對OR值中,基于Peto OR值,有66對(30.84%)OR值的方向不一致(Kappa=0.33);基于經典OR值,有69對(32.24%)OR值的方向不一致。多數(83.18%)小型研究的Meta分析中,采用Peto方法與經典方法相比,得出的P值更小。結論 對有罕見事件二分類變量結局指標的Meta分析,采用不同的效應量和統計方法,包含大型研究的結果和小型研究的結果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因果推斷:不同目標效應量及其可比性問題

      因果推斷是醫學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但由于缺乏對因果推斷理論的深入認識,研究者為增強結果的可信性會盲目地采用多種統計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分析。這導致在比較和解釋結果時出現較多問題。本文從因果推斷反事實框架的潛在結果、因果效應和分配機制3個基本概念出發,解讀因果推斷中6個主要的效應量,并討論不同情況下各效應量的可比性問題,以期望幫助研究者認識因果推斷的原理,正確解讀和比較研究結果以避免產生誤導性的結論。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心血管領域Meta分析的穩健性評估

      目的以脆性指數為工具指標評估心血管Meta分析的穩健性。方法檢索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集2018—2022年心血管領域Meta分析相關文獻,計算脆性指數;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探索脆性指數與樣本量、總事件數、效應值及效應值置信區間寬度的關系。結果共納入29篇文獻的212個Meta分析,中位脆性指數11(5,25),中位樣本量10301(3384,48330)例,中位事件數360(129,1309)個。多數Meta分析選擇相對危險度作為效應指標(179/212),選擇Mantel-Haenszel方法(102/212)和隨機效應模型(153/212);脆性指數與樣本量(rs=0.56,P<0.05)和總事件數(rs=0.61,P<0.05)呈正相關關系,與效應值置信區間寬度呈負相關關系(rs=?0.52,P<0.05),與效應值大小的相關性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發表在高影響力綜合性期刊與專業心血管期刊上的心血管Meta分析的脆性指數普遍較低,穩健性不高。在醫學研究中可增加對脆性指數的報告,輔助說明P值。

      發表時間:2024-01-23 06: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肺癌隨機對照試驗中患者報告結局的質量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

      目的評估肺癌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中患者報告結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數據的報告質量及影響因素。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6個數據庫,收集2010年1月1日—2024年4月20日發表的涉及肺癌且以PRO作為主要或次要結局指標的RCTs,根據CONSORT-PRO清單評估報告質量,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雙變量回歸分析評估研究特征、PRO終點特征以及CONSORT-PRO指南報告情況。結果共檢索到740篇文獻,嚴格篩選后最終納入53篇符合標準的肺癌RCTs,共22 780例患者。研究對象主要為非小細胞肺癌(84.91%),樣本量中位數為364(160.50,599.50)例,使用的主要PRO工具為EORTC QLQ-C30(60.38%)。有52篇(98.11%)研究的PRO測量的領域為“對咳嗽、呼吸困難、疲勞、疼痛等的癥狀管理”,有45篇(84.91%)研究測量的是“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多中心研究占84.91%,隨機非盲法試驗占62.26%。PRO作為主要終點的研究占33.96%,作為次要終點的研究占66.04%。研究中明確提及PRO工具信度和效度的分別占11.32%和7.55%。CONSORT-PRO指南報告平均完整率為60.00%,范圍25.00%~93.00%。影響CONSORT-PRO報告完整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樣本量和出版年份。每增加一個樣本量,報告完整率增加27.5%(SE=0.000,t=2.04,P=0.046);隨著年份的增加,2018年以后出版的研究報告完整性比2018年及以前出版的研究報告完整性增加67.2%(SE=0.178,t=–3.273,P=0.006)。結論整體上肺癌RCTs中PRO的報告質量較差,特別是針對患者報告結局測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PRO的假設及適用范圍、缺失數據處理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未來研究應更加重視CONSORT-PRO規范的全面貫徹。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日本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