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細支氣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患者的影像學表現和病理學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2019 年 1 月—2020 年 9 月接受手術治療的 11 例 BA 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5 例、女 6 例,年齡 40~73(62.40±10.50)歲。分析術前胸部 CT 的影像學特征、術中快速冰凍病理診斷情況、術后病理分型、細胞生長方式、細胞核增殖指數 Ki-67 等。結果平均術前觀察時間(381.10±278.28)d,影像學病變最大徑 5~27(10.27±6.34)mm。表現為不規則形態的異質性磨玻璃樣病變 8 例(72.7%),純磨玻璃樣病變 3 例(27.3%);有血管征象 10 例(90.9%),空泡征 8 例(72.7%),支氣管征 1 例(9.1%),胸膜征 3 例(27.3%),毛刺/分葉征 9 例(81.8%)。術式包括亞肺葉切除 10 例和肺葉切除 1 例。術中冰凍病理明確診斷為 BA 的有 5 例(45.5%)。術后病理分型包括 8 例遠端型 BA 和 3 例近端型 BA,病灶最大徑為 4~20(8.18±5.06)mm。8 例(72.7%)病灶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特征性的雙層細胞結構,10 例(90.9%)病變組織顯示甲狀腺轉錄因子 1表達;9 例(81.8%)病灶顯示 NapsinA 腔內細胞表達;病灶組織 Ki-67 指數為 1%~5%(3.22%±1.72%)。結論病理學特征及影像學表現明確了 BA 是腫瘤性病變的前提,但對 BA 是良性或惰性腫瘤的認定,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資料及分子病理學研究證據。
目的通過對肺磨玻璃結節(ground-glass opacity,GGO)老年患者的影像學特征、術式、術后病理結果和平均住院時間等臨床數據的回顧分析,探討針對老年GGO患者的外科診療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2017—2019年手術治療的肺GGO患者的影像學特征和術后病理結果。根據患者年齡將其分為老年患者組和非老年患者組。結果575例患者納入研究。老年患者281例,其中男83例、女198例,平均年齡(67.0±5.3)歲。非老年患者294例,其中男88例、女206例,平均年齡(49.1±7.3)歲。與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GGO患者顯示以下明顯臨床特征:對病變觀察時間長(P<0.001)、GGO邊緣不光滑(P<0.001)、胸膜征(P<0.05)和支氣管征(P<0.05)明顯、Ⅱ~Ⅳ型GGO病例多(P<0.001)、肺葉切除術式例數多(P<0.05)、術后病理報告為浸潤期病變例數多(P<0.001)。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差異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GGO直徑和GGO類型是影響術式的主要因素;觀察時間、GGO直徑、GGO類型是術后病理為浸潤期病變主要影響因素。老年組GGO直徑預判浸潤期病變的Cut-off值為10.5 mm。結論 GGO直徑和是預判浸潤性病變和選擇術式的重要因素。對影像學表現為直徑>10.5 mm的Ⅱ~Ⅳ型GGO病變的老年組患者應該嚴密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