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menu id="0mmq6"></menu>
  • <table id="0mmq6"><option id="0mmq6"></option></table>
  • <bdo id="0mmq6"></bdo><noscript id="0mmq6"><kbd id="0mmq6"></kbd></noscript>
  • <td id="0mmq6"></td><table id="0mmq6"></table>
  • <table id="0mmq6"></table><td id="0mmq6"></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石玲玲" 1條結果
    • 肢體短縮延長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缺損及慢性骨髓炎療效觀察

      目的 探討采用肢體短縮延長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缺損及慢性骨髓炎的療效。 方法 2011 年 1 月—2016 年 4 月采用肢體短縮延長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缺損及慢性骨髓炎 19 例。男 13 例,女 6 例;年齡 22~62 歲,平均 44 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 16 例,壓砸傷 1 例,高處墜落傷 2 例。18 例為小腿開放性骨折(Gustilo ⅢB 型)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形成感染性骨缺損、骨髓炎,1 例為閉合骨折內固定術后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既往手術 2~5 次,平均 3 次。受傷至骨搬移術時間為 3~11 個月,平均 6.5 個月。清創后骨缺損長度為 2.0~5.5 cm,平均 4.3 cm。術中脛骨短縮后松開止血帶檢查肢體末梢血運,7 例直接閉合創面,5 例采用鄰近皮瓣修復,5 例采用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修復,1 例采用腓腸肌內側頭肌皮瓣修復,1 例單純植皮修復。選用單臂外固定架或環式外固定架,并在脛骨近側或遠側干骺端的兩排外固定架釘之間完全鋸斷;1 周后以 1 mm/d 速度進行肢體延長。 結果 術后 19 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0~36 個月,平均 14 個月。2 例對合端創面延遲愈合,余均順利愈合。18 例對合骨端自然愈合,1 例因病灶骨未完全切除致對合骨端發生骨不連。5 例發生牽張骨痂生長緩慢,其中 4 例經“手風琴”技術和注射紅骨髓后順利愈合,1 例植骨輔助內固定后對合骨端愈合。骨延長時間為 1~3 個月,延長指數為 1.6~2.7 cm/月,平均 2.2 cm/月;骨愈合時間為 7~13 個月,平均 11.1 個月。根據脛骨骨折療效評定系統 Johner-Wruhs 評分評定療效:優 9 例,良 8 例,中 2 例,優良率為 89.5%。 結論 采用肢體短縮延長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缺損及慢性骨髓炎,可改善截骨端的直接對合,明顯縮短骨對合端的愈合時間。

      發表時間:2017-08-03 03: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日本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