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統評價針刺治療產后抑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計算機檢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數據庫,搜集針刺治療產后抑郁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 2021 年 2 月。由 2 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采用 Stata 16.0軟件進行 Meta 分析。結果共納入 13 個 RCT,包括 899 例患者。Meta 分析結果顯示:手針治療與鹽酸氟西汀在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MD=0.45,95%CI(?0.52,1.41),P=0.36]、臨床有效率[RR=0.93,95%CI(0.70,1.23),P=0.59]、臨床痊愈率[RR=0.88,95%CI(0.44,1.76),P=0.73]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RR=0.04,95%CI(0.01,0.28),P<0.05]。手針與心理治療在患者臨床有效率[RR=1.08,95%CI(0.87,1.36),P=0.49]和痊愈率[RR=1.31,95%CI(0.84,2.04),P=0.24]方面的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當前有限證據表明,手針在降低產后抑郁患者 HAMD 評分、提高患者臨床有效率、臨床痊愈率方面與非針刺治療無明顯差異。受納入研究數量和質量的限制,上述結論尚待更多高質量研究予以驗證。
為了尋求一種對患者友好、成本低廉的腸道檢查方法,設計并制作了一種結構簡單的仿尺蠖氣動軟體腸道機器人。該腸道機器人由兩個用于錨定的徑向膨脹圓柱形橡膠薄膜氣囊和一個用于軸向伸縮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氣囊構成,通過模仿尺蠖的爬行實現在腸道中的運動。對錨定氣囊內部氣壓和膨脹后自由變形尺寸的關系進行了理論推導,指出氣囊不均勻變形是一種由橡膠材料大變形引起的膨脹失穩現象。對腸道機器人在不同尺寸硬管和離體豬小腸中驗證了其運動性能,在離體豬小腸中運行速度為4.87 mm/s,駐留時錨固力為2.33 N,能夠順利通過90 °硬質彎管。這項工作有望為病患提供一種低痛苦、低費用的腸道檢查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