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院前組22例于120救護車上和(或)急診科進行瑞替普酶溶栓,院內組40例于入院后進行溶栓治療,比較兩組溶栓治療后60、120 min再通率,并發各種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復合終點事件發生率。 結果溶栓后60、120 min院前組臨床判斷再通率均明顯高于院內組(P<0.05),住院4周內并發各種出血、心力衰竭、低血壓及死亡發生率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值得基層醫院臨床推廣。
目的觀察高血壓晨峰現象與動態動脈硬化指數(AASI)的相關性,了解高血壓晨峰現象在評估動脈硬化方面的價值。 方法2011年5月-2013年3月,選取3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完善動態血壓檢查后分為晨峰高血壓組及非晨峰組,并依據患者血壓分級進一步分為3個亞組,記錄AASI值,對比晨峰高血壓患者和非晨峰患者AASI的差異。 結果晨峰組患者AASI明顯高于非晨峰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亞組分析顯示,高血壓1級患者晨峰組與非晨峰組ASSI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血壓2級患者晨峰組AASI高于非晨峰組(P<0.05);高血壓3級患者晨峰組AASI高于非晨峰組(P<0.05)。 結論晨峰現象與動脈硬化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可能是導致各種靶器官損傷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