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54);
  • 2.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紅會醫院術中影像檢查科(西安 710054);
  • 3. 西安醫學院(西安 71006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比較機器人輔助與傳統徒手植釘治療寰樞椎脫位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55例寰樞椎脫位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植釘方式不同分為傳統組(采用傳統徒手植釘技術,31例)和機器人組(采用Mazor X脊柱外科機器人輔助植釘技術,2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病因及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頸椎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費用及術中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前及術后1個月采用VAS評分和頸椎JOA評分評價患者疼痛和頸脊髓功能改善情況。術后3 d進行CT檢查,參照Neo分級標準進行植釘精確性評價。結果 5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機器人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手術費用明顯高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共植入C1、C2椎弓根螺釘220枚,機器人組植入94枚,植釘精確率為95.7%,其中因術中滑移導致出血轉傳統徒手植釘2枚;傳統組植入126枚,植釘精確率為87.3%,明顯低于機器人組(P<0.05)。術中機器人組和傳統組分別出現1例和3例靜脈叢損傷,均經壓迫止血處理后好轉;兩組均無椎動脈損傷、脊髓損傷等其他術中并發癥發生。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4~16個月,平均6.6個月;兩組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頸部疼痛均明顯緩解,神經癥狀得到不同程度緩解;術后1個月兩組VAS評分與頸椎JOA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P<0.05),兩組間評分變化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寰樞椎脫位治療中,與傳統徒手植釘技術相比,機器人輔助植釘的精確性具有顯著優勢。

引用本文: 張海平, 郝定均, 賀寶榮, 許正偉, 段永超, 楊文龍, 李厚坤, 寇長江, 王科. 機器人輔助與傳統徒手植釘治療寰樞椎脫位的療效比較.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8): 917-922. doi: 10.7507/1002-1892.20240500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計算機導航和機器人導航輔助寰樞椎椎弓根螺釘植入治療可復性寰樞椎脫位臨床對比研究
  • 下一篇

    脊柱機器人輔助不同手術入路植釘的初步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