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溆 1,2,3,4 , 朱桓毅 1,2,3,4 , 吳偉 1,2,3,4 , 田楚偉 1,2,3,4 , 石柳 1,2,3,4 , 范文斌 1,2,3,4 , 張程 1,2,3,4 , 李滎娟 3,4,5 , 陳輝 1,2,3,4 , 高偉 3,4,5 , 芮云峰 1,2,3,4
  • 1.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創傷骨科、創傷救治中心(南京 210009);
  • 2. 東南大學創傷骨科研究所(南京 210009);
  • 3.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老年髖部骨折多學科綜合診療協作組(MDT)(南京 210009);
  • 4. 東南大學醫學院(南京 210009);
  • 5.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老年科(南京 21000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老年男性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圍術期血清IL-6水平變化,為此類患者的炎癥控制提供依據。 方法  回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40例年齡≥60歲男性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25例為非骨質疏松癥患者(T值>?2.5,A組),15例為骨質疏松癥患者(T值≤?2.5,B組);另外根據年齡配比規則納入40例年齡≥60歲健康男性作為對照(C組)。3組受試者年齡、吸煙史、飲酒史、身體質量指數、合并癥(高血壓病和糖尿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尿素氮、肌酐和總蛋白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取C組受試者血清樣本,A、B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3、5、7 d的血清樣本, ELISA法檢測血清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A、B組所有患者圍術期各時間點IL-6水平與T值的相關性。記錄A、B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和1年死亡率。 結果 A、B組術前IL-6水平顯著高于C組,B組顯著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A、B組患者術后1 d IL-6水平較術前顯著升高,然后呈逐漸下降趨勢,至術后7 d時降至接近術前水平;術后各時間點B組IL-6水平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示,A、B組所有患者圍術期各時間點IL-6水平與T值均成負相關(P<0.05)。術后住院期間A組4例患者(16.0%)發生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心力衰竭1例;B組3例患者(20.0%)發生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4,P=0.747)。A、B組分別有2例(8.0%)和4例(26.7%)于術后1年內死亡,兩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62,P=0.109)。 結論  老年男性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早期血清IL-6水平顯著增高,尤其在骨質疏松癥患者中更為明顯。圍術期監測炎癥狀態并及時控制炎癥反應,可降低并發癥,改善術后生存狀況。

引用本文: 陳翔溆, 朱桓毅, 吳偉, 田楚偉, 石柳, 范文斌, 張程, 李滎娟, 陳輝, 高偉, 芮云峰. 老年男性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圍術期血清IL-6水平變化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0): 1249-1253. doi: 10.7507/1002-1892.20240505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尺骨橫向骨搬移技術在治療上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的初步應用
  • 下一篇

    Masquelet技術誘導膜自發成骨原因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