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棘球蚴病(又稱“包蟲病”)是由棘球絳蟲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病,主要分囊型和泡型。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藥物為輔,手術難度高,藥物副作用顯著。切斷傳染源和改善衛生條件為主要防控手段。但棘球蚴病流行地區自然和社會環境復雜,其防控仍面臨嚴峻挑戰。疫苗是控制感染性疾病最經濟和有效的手段。目前獸用囊型棘球蚴病疫苗(重組Eg95蛋白)在家畜中取得了較好的減囊效果,不僅減少了畜牧業經濟損失和傳染源,也為人用棘球蚴病疫苗的研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優化獸用棘球蚴病疫苗和開發人用棘球蚴病疫苗,將推進棘球蚴病的防控與消除進程,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已報道的棘球蚴病候選疫苗類型包括蟲體源蛋白、重組蛋白、核酸、合成表位和載體疫苗,通過誘導細胞因子、效應細胞和保護性抗體發揮免疫防御功能。為加快獸用棘球蚴病疫苗的優化和促進人用棘球蚴病疫苗的研發,現對目前國內外關于棘球蚴病疫苗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歸納總結及分析,以探討棘球蚴病疫苗研發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為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發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引用本文: 顧焓霏, 牟軍, 劉杰. 棘球蚴病的疫苗研究進展.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4, 31(10): 1170-1180. doi: 10.7507/1007-9424.20240810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肝棘球蚴病的新型檢測手段
  • 下一篇

    肝棘球蚴病外科手術中的麻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