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table id="0mmq6"><kbd id="0mmq6"></kbd></table>
  • <menu id="0mmq6"></menu>
  • <table id="0mmq6"><option id="0mmq6"></option></table>
  • <bdo id="0mmq6"></bdo><noscript id="0mmq6"><kbd id="0mmq6"></kbd></noscript>
  • <td id="0mmq6"></td><table id="0mmq6"></table>
  • <table id="0mmq6"></table><td id="0mmq6"></td>
  •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徐正水" 3條結果
    • 術后放療在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中的臨床價值

      目的評估術后放療(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對接受手術和化療的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本研究從SEER Research Plus數據庫(17 Registries,November 2012 Submission [2000-2019])中選擇并納入的所有接受手術和化療的ⅢA-N2期非小細胞肺患者。根據是否采用術后放療,將患者分為PORT組和非PORT組。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評估潛在的預后因素。采用傾向性評分匹配法(匹配比1∶1,卡鉗值設為0.01)和Kaplan-Meier生存曲線比較PORT組和非PORT組患者的總體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疾病特異生存(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的差異。結果本研究最終納入2468例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男1078例、女1390例,中位年齡65(58~71)歲。PORT組1336例,非PORT組1132例。PORT組與非PORT組的OS[多因素分析:HR=0.951,95%CI(0.859,1.054),P=0.338]和DSS[多因素分析:HR=0.914,95%CI(0.816,1.025),P=0.123]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傾向性評分匹配后,兩組基線特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OS和DSS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ORT未明顯改善接受手術和化療的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預后的列線圖預測模型構建和驗證

      目的構建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預后的預測模型并驗證其有效性。方法從SEER Research數據庫(17 Regs,2022nov sub)中選擇2010—2015年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使用sample函數按照7∶3比例隨機抽取訓練集與驗證集。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篩選與患者總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具有顯著相關性的臨床特征,并納入列線圖模型構建中。采用一致性指數(C-index)等方法評價列線圖的預測效能。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比較列線圖預測模型與傳統TNM分期系統的預測效能。結果共納入3945例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其中男3475例、女470例,中位年齡65(57~72)歲。訓練隊列2761例,驗證隊列1184例。在訓練隊列和驗證隊列中,預測OS的列線圖的C-index分別為0.705和0.713。C-index和校準圖均提示,在預測患者1、3、5年OS率方面,列線圖預測與實際生存率之間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列線圖模型的1、3、5年OS率預測效能均高于TNM分期系統。結論本研究構建的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預后的列線圖預測模型具有較高的預測效能,其預測效能高于傳統TNM分期系統。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N1期區域淋巴結陽性數量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影響的傾向性評分匹配研究

      目的探索N1期區域淋巴結陽性數量(number of positive regional lymph nodes,nPRLN)對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從SEER數據庫(17 Regs,2022nov sub)中篩選2010—2015年行肺葉切除術和縱隔淋巴結清掃術的TxN1M0期NSCLC患者。使用X-tile軟件確定nPRLN的最佳截斷值,并根據截斷值將患者分為2組:nPRLN≤最佳截斷值組和nPRLN>最佳截斷值組。通過1∶1傾向性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最小化混雜因素的影響。采用Kaplan-Meier曲線和Cox比例風險模型評估患者的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肺癌特異性生存期(lung cancer-specific survival,LCSS)。結果共納入1316例TxN1M0期NSCLC患者,其中男662例、女654例,中位年齡67(60,73)歲。nPRLN的最佳截斷值為3,nPRLN≤3組1165例,nPRLN>3組151例。PSM后,兩組各有患者138例。無論PSM前后,N1期nPRLN≤3組患者的OS和LCSS均優于nPRLN>3組(P<0.05)。N1期nPRLN>3是OS[HR=1.52,95%CI(1.22,1.89),P<0.001]和LCSS[HR=1.72,95%CI(1.36,2.18),P<0.001]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在TxN1M0期NSCLC患者中,N1期nPRLN>3是NSCLC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這將可能為未來TNM分期中N1期亞分類的修訂提供新的依據。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日本成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