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低劑量CT篩查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檢出率逐年升高。根治性肺葉切除術聯合系統性淋巴結清掃(systematic nodal dissection,SND)依舊是可手術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式,然而目前對于無轉移淋巴結是否應行SND仍存在爭議。不必要的淋巴結清掃在增加手術難度的同時也會造成額外的手術創傷,此外無轉移淋巴結近年來被報道在免疫治療中發揮關鍵作用。如何減少早期肺癌患者縱隔淋巴結清掃的手術創傷是現代化“肺癌微創手術3.0”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策略旨在清掃有腫瘤轉移淋巴結,同時保留正常縱隔淋巴結。既往研究表明綜合分析肺癌肺段特異性部位、影像學及術中冰凍病理等特征可精準預測縱隔淋巴結轉移規律,由此形成的個體化選擇性縱隔淋巴結清掃策略在前瞻性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這為早期肺癌患者接受更加個體化的選擇性淋巴結清掃“精準手術”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影像學表現為亞實性結節的肺癌是具有獨特生物學行為及良好預后的亞型。美國胸外科協會(AATS)近日頒布了《美國胸外科協會磨玻璃結節管理專家共識2023》。我們基于最新文獻和當前臨床經驗提出了亞實性結節管理的最新策略,重點關注影像學表現與病理分類的相關性、亞實性結節的個體化隨訪和外科處理策略,以及針對多發亞實性肺結節的多模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