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評估二期腔內治療對主動脈壁間血腫一期術后主動脈遠端血腫進展為夾層樣改變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納入2020年7月—2022年12月對主動脈壁間血腫一期已行近端病變處理,復查發現主動脈遠端血腫未能吸收,遠端存在破口,血腫進展為局部或全程夾層樣改變,可同時合并有局部造影劑強化改變,行二期支架干預的患者。患者首次手術方式包括開胸手術行全主動脈弓置換或腔內介入支架置入處理近端破口。二期根據主動脈解剖結構,將主動脈分為3個區域,分區域進行支架置入,封堵破口,促進夾層假腔血栓化。結果共納入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齡39~76(53.5±10.6)歲,技術成功率100%。術中、術后影像學證實主動脈壁間血腫遠端破口隔絕良好、無支架內漏、無內臟分支狹窄或閉塞,圍術期無腦梗死、截癱、臟器缺血等嚴重并發癥。隨訪所有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甚至消失。結論 對于主動脈壁間血腫一期術后殘留破口,主動脈遠端新發夾層樣改變的患者,二期支架置入能夠有效封堵破口,促進假腔血栓化及血腫吸收,改善主動脈遠端重塑,短-中期效果良好。
目的探討利用單分支覆膜支架治療原發內膜破口位于主動脈弓遠端或降主動脈的逆撕Stanford A型主動脈壁間血腫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1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利用單分支支架對原發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動脈壁間血腫行腔內修復治療1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9例、女1例,年齡32~66(47±10.4)歲。所有患者為壁間血腫累及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診斷為A型壁間血腫,破口位于降主動脈。其中6例為降主動脈潰瘍合并壁內血腫,4例為降主動脈夾層改變。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內支架修復,急性期手術8例(≤2周),亞急性期手術2例(15d—3個月)。結果 所有患者圍手術期無神經系統并發癥、截癱、支架斷裂或移位、肢體或腹腔器官缺血發生,術后1例患者胸痛持續不緩解,復查發現支架近端新發破口,轉為開胸行升主動脈及部分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截至最近一次隨訪,所有患者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壁間血腫較前明顯吸收或完全吸收。結論 單分支支架治療原發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動脈壁間血腫安全有效,短期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