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模型是循證醫學中構建問題的通用模型,然而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細化及定性研究的興起,PICO模型已經不能滿足全部醫學問題的構建。因此,本文在PICO模型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了擴展,并針對定性研究介紹了SPIDER模型,從而使臨床工作者能在短時間內構建出臨床問題,并為問題的檢索提供最佳策略。
在指南制訂臨床問題構建環節,需要引導臨床醫生提出具備PICO(人群、干預、對照、結局)格式的臨床問題或者對收集的臨床問題進行PICO結構化處理。但PICO結構內部每個要素的寬窄限定與評價方法此前并沒有被提出,導致具備了PICO結構的臨床問題由于范圍寬窄不合適而仍舊不適合作為指南問題。本文根據PIC三個要素中明顯需要拆分或擴充要素的數量將臨床問題分為8個等級(3,2,1,0,?1,?2,?3,混合)以區分和評價臨床問題的寬窄適用程度,并明確使用原則,為臨床醫生、指南制訂者等提供方法學參考。
GRADE要求明確說明相關的背景、人群、干預措施和對照,同時要求不論研究結果能否形成證據,均需詳述所有重要結果。對某一特定管理問題,人群、干預措施及結果應在不同研究間足夠類似,才能認為得到相似的效應量合乎情理。指南制定者在收集證據前應先詳細說明各結局的相對重要性,同樣地,證據總結完成時也需要詳細說明這一點。考慮到替代結局的重要性,對采用替代指標描述且對患者很重要的結局,作者應評估其重要性,并進而降低這種間接結果的證據質量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