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1,2,3 , 謝黎 1 , 郗曉蕓 2 , 歐蕓禎 1 , 潘婭 4 , 楊東生 1,2,3
  • 1.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長沙 410015;
  • 2. 愛爾視光研究所, 長沙 410015;
  • 3. 愛爾視覺康復研究所, 長沙 410015;
  • 4. 濟南普瑞眼科醫院, 濟南 25010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CACNA1F基因變異相關眼病患者臨床表型特征。方法 回顧性臨床研究。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于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和濟南普瑞眼科醫院經臨床檢查和基因檢測確診的CACNA1F基因變異相關眼病患者36例納入研究。患者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醫學驗光、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斷層掃描(OCT)、全視野視網膜電圖(ERG)、眼球震顫檢查以及基因全外顯子測序(WES)。采用對數視力表行BCVA檢查,記錄時轉換為最小分辨角對數(logMAR)視力。采用眼電理儀行全視野ERG檢查,采用頭盔式多功能視頻眼動記錄(EMR)系統行眼球震顫檢查。觀察患者的臨床表型特征。結果  36例患者納入研究。均為男性,年齡(6.69±5.26)歲。近視14例(38.89%,14/36),等效球鏡度(?3.01±4.84)D。WES共發現34個不同核苷酸序列變異,其中致病性、可疑致病性、致病性不明分別為7、20、9例。logMAR BCVA 0.67±0.27;視神經萎縮26例(72.22%,26/36);視神經發育不良6例(16.67%,6/36);眼底色素發育不良伴輕度虹膜透照4例(11.11%,4/36)。中心凹發育不良(Thomas分級)1級5例(13.89%,5/36)。全視野ERG檢查,暗適應最大混合反應b波降低呈負波形,振蕩電位振幅嚴重降低。主要表現為殘存型(殘存暗適應0.01反應波和明適應3.0反應波,30 Hz反應下降呈雙峰寬波)、明適下降為主型(明適應全熄滅,殘存暗適應反應波)、全熄滅型(明適應暗適應全熄滅)3種表型,分別為10(27.78%,10/36)、8(22.22%,8/36)、18(50.00%,18/36)例。EMR結果顯示,36例患者中,低振幅高頻率鐘擺(PLAHF)眼球震顫32例(88.89%,32/36),其中伴晃頭、下頜上抬頭位分別為27(75.00%,27/36)、26(72.22%,26/36)例。結論 CACNA1F基因變異相關眼病臨床表型多樣;PLAHF眼球震顫與CACNA1F基因變異眼病密切相關。

引用本文: 王平, 謝黎, 郗曉蕓, 歐蕓禎, 潘婭, 楊東生. CACNA1F基因變異相關眼病臨床表型特征.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6): 443-44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1221-0049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尿有機酸代謝異常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分析
  • 下一篇

    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對西安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住院醫保患者診療的影響及其完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