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黃柏液涂劑是一種融合了多種中藥材的制劑,在燒傷治療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近年來,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其通過促進傷口愈合、防止感染及減少患者痛苦等發揮作用。該文回顧了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研究進展,探討其促進傷口愈合的機制,評估其在燒傷治療中目前的優勢和局限性,為其更好地用于燒傷治療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支持。
引用本文: YeomHyeonsik, 岑瑛. 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應用. 華西醫學, 2024, 39(8): 1323-1326. doi: 10.7507/1002-0179.20240420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燒傷可以分為Ⅰ度、淺Ⅱ度、深Ⅱ度及Ⅲ度,不同程度的燒傷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燒傷容易惡化,從而影響全身機能,燒傷發生時皮膚屏障不僅會被破壞,還可能觸發一系列系統反應,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目前的燒傷治療主要依賴于西藥,包括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或治療感染,使用止痛藥減輕患者痛苦等。近年來,隨著對傳統中醫藥價值的進一步認識,一些天然成分的中藥制劑也被應用于燒傷治療中。目前的研究和臨床應用顯示,中藥制劑復方黃柏液涂劑具有顯著的抗炎、鎮痛、抗氧化、抗菌、促進傷口愈合等作用[1],這些對于燒傷治療至關重要。本綜述旨在全面回顧復方黃柏液涂劑的應用情況,深入探討其在燒傷治療中的療效與作用機制,評估其在燒傷治療中目前的優勢和局限性,為其更好地用于燒傷治療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支持。
1 燒傷治療概述
無論是高溫、化學物質、電流造成的皮膚燒傷,還是放射性暴露造成的皮膚燒傷都會迅速破壞皮膚屏障,引發從輕微到重度不等的組織損傷,大面積燒傷甚至會引起休克或死亡[2-3]。燒傷后的創面根據燒傷程度可分為Ⅰ度(表皮燒傷)、淺Ⅱ度(表皮的生發層和真皮乳頭層燒傷)、深Ⅱ度(真皮乳頭層以下燒傷)及Ⅲ度(全層皮膚燒傷),且一般會經歷炎癥階段、增殖階段、重塑階段。燒傷治療的首要任務是控制炎癥,這是燒傷修復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炎癥反應迅速發生,伴隨著炎癥細胞的大量聚集,如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它們對清除死亡的細胞碎片和防止感染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細胞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和酶,促進傷口清理,并為新組織的形成創造條件。增殖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細胞的生長和新組織的形成,包括新的血管生成以確保足夠的血液供應。在這一階段,成纖維細胞在傷口處大量增生,產生膠原蛋白以及其他基質蛋白,幫助構建新的皮膚結構。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則形成新的血管,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加速整體的修復過程。最后的重塑階段中,膠原蛋白纖維重組,傷口抗拉強度逐漸增強。這一階段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目的是優化組織結構和功能,減少瘢痕形成[4]。有效的抗菌和抗感染治療在整個燒傷恢復期內都極為重要,可以顯著減少并發癥的風險,加速愈合過程。目前已有多種中藥制劑開始用于燒傷治療,吳興旺等[5]從促進皮膚組織生長、抑制炎癥反應、抗休克、調控膠原蛋白代謝等角度綜述了中藥制劑在燒傷治療中起到的加速創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2 復方黃柏液涂劑概述
2.1 成分分析
復方黃柏液涂劑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由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等幾味中藥合理搭配制成,符合中藥組方原則,也與現代藥理學的理論相一致。這些中藥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種生物堿、多種酮類化合物、多種有機酸類化合物等,起到抗炎、鎮痛、抗氧化、抗菌、抗潰瘍、增強免疫、抗癌等作用[6]。對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的成分分析顯示,黃酮類化合物是 4 種藥材均含有的共同重要成分,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促進新血管形成和細胞增殖、抗菌等重要作用,這些都對創傷治療至關重要;而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種多樣,進一步分析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中黃酮類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發現這 4 種藥材的黃酮類化合物里,均含有大量的槲皮素,即槲皮素是復方黃柏液涂劑中最重要的黃酮類化合物之一[7-12]。
槲皮素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是復方黃柏液涂劑的重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通過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從而保護組織免受損傷;通過抑制關鍵的炎癥信號通路如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產生,以及降低炎癥核心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IL)-6 的表達來實現抗炎作用;通過增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達和活性來促進血管新生和組織修復;通過激活內質網/Wnt 信號通路/β聯蛋白/c-Myc 信號通路促進人表皮干細胞的增殖[13-20]。這些都為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燒傷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2.2 促進傷口愈合的機制
傷口愈合是指正常皮膚在外界致傷因子如外科手術、外力、熱力、電流、化學物質、低溫以及機體內在因素等作用下導致被損害之后所經歷的修復過程。創面是否可以愈合、多久能夠愈合這 2 個關鍵問題,與皮膚被傷害之后的創面面積、組織受損深度、炎癥情況、感染情況、細胞遷移再生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出現創面面積過大、組織受損過深、抗菌抗炎不到位等情況,都可能減緩傷口愈合過程,或者導致傷口無法愈合。
TNF-α、IL-1 和 IL-6 等是重要的炎癥因子,對皮膚創面組織的修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生長因子在皮膚創面愈合的過程中,可以誘導和刺激受損組織細胞增殖,加速傷口愈合。生長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結締組織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21-22]。羅東等[23]的皮膚創面治療相關研究發現,激活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轉化生長因子-β1 和 VEGF 的表達對創面恢復有很大幫助。同時,有研究表明,EGF 和 VEGF 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從而加快創面的愈合[24]。
胡雪群[25]的復方黃柏液涂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成感染創面后的干預研究顯示,用復方黃柏液涂劑干預的大鼠,其炎癥指標 IL-1、IL-6、TNF-α均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提示復方黃柏液對于已經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被膜感染的創面具有較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該研究還發現復方黃柏液涂劑干預組的傷口愈合相關重要指標 EGF、VEGF-A、TGF-β也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表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對創面具有促進愈合的作用。此外,孫緒丁等[26]的小鼠成纖維細胞實驗也發現,復方黃柏液涂劑通過促進 TGF-β1 及 EGF 分泌和細胞遷移,從而達到加速傷口愈合的效果。
總之,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用于促進傷口愈合時,不僅有一定抗菌作用,還可以通過干預 IL-1、IL-6、TNF-α等炎癥指標,達到抗炎效果,為促進傷口愈合提供條件;同時還能通過上調 VEGF、FGF-2、FGF-7、EGF 等,促進細胞遷移和肉芽組織生長,縮短傷口的愈合時間。
3 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應用
3.1 深Ⅱ度燒傷
目前已有臨床研究評估了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深Ⅱ度燒傷的療效,這些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低劑量治療組、高劑量治療組和對照組,一方面評估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中的療效,包括但不限于抗菌、抗炎、促進傷口愈合等;另一方面評估在燒傷治療中不同復方黃柏液涂劑用藥劑量的療效差異[27-29]。
肖長栓等[28-29]的研究將 120 例深Ⅱ度燒傷患者隨機分為碘伏對照組、復方黃柏液涂劑低劑量治療組和復方黃柏液涂劑高劑量治療組,結果顯示,從細菌生長情況來看,對照組的細菌生長更早、更多,表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對燒傷創面起到了一定的抗菌作用;另外,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核因子κB p65 吸光度明顯降低,IL-2、IL-8 及 TNF-α水平明顯降低,光學顯微鏡下高劑量治療組的炎癥最輕,這說明復方黃柏液涂劑不僅對深Ⅱ度燒傷治療起到抗菌抗炎,從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還存在一定量效關系。
而肖長栓等[27]的另一項研究將未提前進行過傷口處理的深Ⅱ度燒傷患者隨機分為碘伏對照組和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組,并在傷后第 7、14、21 天測定血清及創面組織中 VEGF、FGF-7 水平,3 次檢測結果顯示,治療組創面組織中 VEGF、FGF-7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可能通過產生和釋放部分生長因子,進而促進燒傷創面再血管化及創面愈合,這也跟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其他創面促進傷口愈合的原理相同。
3.2 電灼傷
電灼術是皮膚科常用的手術治療手段,但術后需采取措施促進創面愈合和防止瘢痕增生。電灼術后的傷口通常被視為燒傷的一種,涉及高溫對皮膚和其他組織的直接熱損傷,在處理這種傷口時通常可以采用針對局部燒傷的治療方法。
白朝等[30]的研究納入 120 例創口均在面部、創面范圍一致的電灼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組和乳酸依沙吖啶洗劑對照組,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結痂時間總體比對照組短,且相比乳酸依沙吖啶洗劑,復方黃柏液涂劑更有利于縮短創面紅腫和滲出物的消退時長,減輕創面炎癥反應。因此,復方黃柏液涂劑能減輕創面炎癥反應,保護創面不被外環境感染,同時因為是水劑,可以減輕患者在換藥時的痛苦,適用于電灼術后及局部燒傷的治療。
3.3 Ⅲ度燒傷
Ⅲ度燒傷貫穿全層皮膚,是最高級別的燒傷創面,其中促進肉芽快速形成是治療的重要關鍵點之一。槲皮素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等作用,同時也是存在于復方黃白液涂劑中的一種重要活性成分。
范煒等[31]的復方黃柏液涂劑促進Ⅲ度燒傷創面肉芽組織形成的作用機制研究顯示,復方黃柏液涂劑在促進傷口愈合時,是通過多個化合物同時發揮作用的,其中 AKT1 是藥物與Ⅲ度燒傷創面之間最緊密的基因,基因本體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組數據庫富集分析結果顯示復方黃柏液與Ⅲ度燒傷的核心主要集中在脂多糖、細菌及氧化應激等反應,PI3K-Akt 信號通路可能是所有相關通路中最有效的通路;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槲皮素對 PI3K-Akt 信號通路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能力。槲皮素的相關研究也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32-33]。這些研究結果既說明了槲皮素在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燒傷創面時通過多種有效成分發揮療效,且其中槲皮素作用最大,還說明了復方黃柏液涂劑應用于Ⅲ度及Ⅲ度以下的燒傷創面可起到促進肉芽形成、縮短愈合時間的作用。
4 思考與展望
燒傷發生后,外敷藥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復方黃柏液涂劑屬于液體形態的中藥制劑,該藥的組成成分和形態使得在敷藥和換藥的過程中能起到鎮痛和防止紗布粘連損傷皮膚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復方黃柏液涂劑在治療燒傷創面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有效成分、多種生物活性以及結合多種氨基酸發揮作用,在抗菌、抗炎、抗氧化及促進傷口愈合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機制,不僅可以通過減少炎癥細胞因子如 TNF-α、IL-1 和 IL-6 的表達來降低炎癥反應,為傷口愈合提供良好條件,還可以通過增強 EGF、VEGF 等生長因子的表達,促進血管再生,縮短傷口愈合時間,甚至還能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形成,改善傷口愈合后的美觀情況。
然而,雖然復方黃柏溶液涂劑對燒傷治療有積極作用,但因其成分復雜多樣,還需要考慮患者對各種草藥成分出現過敏的可能性。同時,關于復方黃柏溶液與目前燒傷常用臨床治療藥物的藥效對比研究還相對較少,不足以確定其優勢是否更大,以及針對不同程度燒傷的最優治療劑量也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鑒于目前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積極作用,為了更全面地探索如何擴大其臨床應用及優化其用藥方法,未來的研究方向或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 探索復方黃柏液涂劑中各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協同效應;② 因其中藥成分復雜,可對其成分進行單獨使用的毒性檢測和共用的毒性檢測,進一步探討復方黃柏液涂劑的制劑比例和方式;③ 進行范圍更廣、燒傷創面類型更多的臨床研究,并與目前的傳統療法(如銀制劑、碘制劑等)進行比較分析,從抗菌、抗炎、傷口愈合、瘢痕形成 4 個關鍵節點著重比較;④ 探索其在深度燒傷中的輔助或主力作用,通過與傳統療法聯合用藥的方式,在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創面進行研究。
5 結語
綜上所述,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起到了積極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在促進傷口愈合、抗菌、抗炎以及降低患者痛苦等方面,臨床上可酌情用于燒傷治療。但關于各類不同的燒傷創面對應的復方黃柏液涂劑用藥劑量和用藥方式應進一步探討,不同程度燒傷中復方黃柏液涂劑與傳統治療方式的對比也值得進一步探索。同時,建議對復方黃柏液涂劑的復雜草藥成分作用于燒傷創面時可能帶來的過敏反應和毒性進行多方位檢測。未來,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優化后的復方黃柏液涂劑或將成為燒傷患者更舒適、更便宜、更高效的治療選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燒傷可以分為Ⅰ度、淺Ⅱ度、深Ⅱ度及Ⅲ度,不同程度的燒傷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燒傷容易惡化,從而影響全身機能,燒傷發生時皮膚屏障不僅會被破壞,還可能觸發一系列系統反應,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目前的燒傷治療主要依賴于西藥,包括使用抗生素來預防或治療感染,使用止痛藥減輕患者痛苦等。近年來,隨著對傳統中醫藥價值的進一步認識,一些天然成分的中藥制劑也被應用于燒傷治療中。目前的研究和臨床應用顯示,中藥制劑復方黃柏液涂劑具有顯著的抗炎、鎮痛、抗氧化、抗菌、促進傷口愈合等作用[1],這些對于燒傷治療至關重要。本綜述旨在全面回顧復方黃柏液涂劑的應用情況,深入探討其在燒傷治療中的療效與作用機制,評估其在燒傷治療中目前的優勢和局限性,為其更好地用于燒傷治療提供科學依據與理論支持。
1 燒傷治療概述
無論是高溫、化學物質、電流造成的皮膚燒傷,還是放射性暴露造成的皮膚燒傷都會迅速破壞皮膚屏障,引發從輕微到重度不等的組織損傷,大面積燒傷甚至會引起休克或死亡[2-3]。燒傷后的創面根據燒傷程度可分為Ⅰ度(表皮燒傷)、淺Ⅱ度(表皮的生發層和真皮乳頭層燒傷)、深Ⅱ度(真皮乳頭層以下燒傷)及Ⅲ度(全層皮膚燒傷),且一般會經歷炎癥階段、增殖階段、重塑階段。燒傷治療的首要任務是控制炎癥,這是燒傷修復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炎癥反應迅速發生,伴隨著炎癥細胞的大量聚集,如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它們對清除死亡的細胞碎片和防止感染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細胞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和酶,促進傷口清理,并為新組織的形成創造條件。增殖階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細胞的生長和新組織的形成,包括新的血管生成以確保足夠的血液供應。在這一階段,成纖維細胞在傷口處大量增生,產生膠原蛋白以及其他基質蛋白,幫助構建新的皮膚結構。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則形成新的血管,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加速整體的修復過程。最后的重塑階段中,膠原蛋白纖維重組,傷口抗拉強度逐漸增強。這一階段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目的是優化組織結構和功能,減少瘢痕形成[4]。有效的抗菌和抗感染治療在整個燒傷恢復期內都極為重要,可以顯著減少并發癥的風險,加速愈合過程。目前已有多種中藥制劑開始用于燒傷治療,吳興旺等[5]從促進皮膚組織生長、抑制炎癥反應、抗休克、調控膠原蛋白代謝等角度綜述了中藥制劑在燒傷治療中起到的加速創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2 復方黃柏液涂劑概述
2.1 成分分析
復方黃柏液涂劑是一種中藥制劑,主要由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等幾味中藥合理搭配制成,符合中藥組方原則,也與現代藥理學的理論相一致。這些中藥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種生物堿、多種酮類化合物、多種有機酸類化合物等,起到抗炎、鎮痛、抗氧化、抗菌、抗潰瘍、增強免疫、抗癌等作用[6]。對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的成分分析顯示,黃酮類化合物是 4 種藥材均含有的共同重要成分,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促進新血管形成和細胞增殖、抗菌等重要作用,這些都對創傷治療至關重要;而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種多樣,進一步分析黃柏、連翹、金銀花、蒲公英中黃酮類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發現這 4 種藥材的黃酮類化合物里,均含有大量的槲皮素,即槲皮素是復方黃柏液涂劑中最重要的黃酮類化合物之一[7-12]。
槲皮素是一種廣泛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是復方黃柏液涂劑的重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通過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從而保護組織免受損傷;通過抑制關鍵的炎癥信號通路如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產生,以及降低炎癥核心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 IL)-6 的表達來實現抗炎作用;通過增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達和活性來促進血管新生和組織修復;通過激活內質網/Wnt 信號通路/β聯蛋白/c-Myc 信號通路促進人表皮干細胞的增殖[13-20]。這些都為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燒傷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2.2 促進傷口愈合的機制
傷口愈合是指正常皮膚在外界致傷因子如外科手術、外力、熱力、電流、化學物質、低溫以及機體內在因素等作用下導致被損害之后所經歷的修復過程。創面是否可以愈合、多久能夠愈合這 2 個關鍵問題,與皮膚被傷害之后的創面面積、組織受損深度、炎癥情況、感染情況、細胞遷移再生等因素息息相關。如果出現創面面積過大、組織受損過深、抗菌抗炎不到位等情況,都可能減緩傷口愈合過程,或者導致傷口無法愈合。
TNF-α、IL-1 和 IL-6 等是重要的炎癥因子,對皮膚創面組織的修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生長因子在皮膚創面愈合的過程中,可以誘導和刺激受損組織細胞增殖,加速傷口愈合。生長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結締組織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21-22]。羅東等[23]的皮膚創面治療相關研究發現,激活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轉化生長因子-β1 和 VEGF 的表達對創面恢復有很大幫助。同時,有研究表明,EGF 和 VEGF 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從而加快創面的愈合[24]。
胡雪群[25]的復方黃柏液涂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成感染創面后的干預研究顯示,用復方黃柏液涂劑干預的大鼠,其炎癥指標 IL-1、IL-6、TNF-α均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提示復方黃柏液對于已經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被膜感染的創面具有較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該研究還發現復方黃柏液涂劑干預組的傷口愈合相關重要指標 EGF、VEGF-A、TGF-β也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表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對創面具有促進愈合的作用。此外,孫緒丁等[26]的小鼠成纖維細胞實驗也發現,復方黃柏液涂劑通過促進 TGF-β1 及 EGF 分泌和細胞遷移,從而達到加速傷口愈合的效果。
總之,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用于促進傷口愈合時,不僅有一定抗菌作用,還可以通過干預 IL-1、IL-6、TNF-α等炎癥指標,達到抗炎效果,為促進傷口愈合提供條件;同時還能通過上調 VEGF、FGF-2、FGF-7、EGF 等,促進細胞遷移和肉芽組織生長,縮短傷口的愈合時間。
3 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應用
3.1 深Ⅱ度燒傷
目前已有臨床研究評估了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深Ⅱ度燒傷的療效,這些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低劑量治療組、高劑量治療組和對照組,一方面評估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中的療效,包括但不限于抗菌、抗炎、促進傷口愈合等;另一方面評估在燒傷治療中不同復方黃柏液涂劑用藥劑量的療效差異[27-29]。
肖長栓等[28-29]的研究將 120 例深Ⅱ度燒傷患者隨機分為碘伏對照組、復方黃柏液涂劑低劑量治療組和復方黃柏液涂劑高劑量治療組,結果顯示,從細菌生長情況來看,對照組的細菌生長更早、更多,表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對燒傷創面起到了一定的抗菌作用;另外,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的核因子κB p65 吸光度明顯降低,IL-2、IL-8 及 TNF-α水平明顯降低,光學顯微鏡下高劑量治療組的炎癥最輕,這說明復方黃柏液涂劑不僅對深Ⅱ度燒傷治療起到抗菌抗炎,從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還存在一定量效關系。
而肖長栓等[27]的另一項研究將未提前進行過傷口處理的深Ⅱ度燒傷患者隨機分為碘伏對照組和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組,并在傷后第 7、14、21 天測定血清及創面組織中 VEGF、FGF-7 水平,3 次檢測結果顯示,治療組創面組織中 VEGF、FGF-7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復方黃柏液涂劑可能通過產生和釋放部分生長因子,進而促進燒傷創面再血管化及創面愈合,這也跟復方黃柏液涂劑用于其他創面促進傷口愈合的原理相同。
3.2 電灼傷
電灼術是皮膚科常用的手術治療手段,但術后需采取措施促進創面愈合和防止瘢痕增生。電灼術后的傷口通常被視為燒傷的一種,涉及高溫對皮膚和其他組織的直接熱損傷,在處理這種傷口時通常可以采用針對局部燒傷的治療方法。
白朝等[30]的研究納入 120 例創口均在面部、創面范圍一致的電灼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組和乳酸依沙吖啶洗劑對照組,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結痂時間總體比對照組短,且相比乳酸依沙吖啶洗劑,復方黃柏液涂劑更有利于縮短創面紅腫和滲出物的消退時長,減輕創面炎癥反應。因此,復方黃柏液涂劑能減輕創面炎癥反應,保護創面不被外環境感染,同時因為是水劑,可以減輕患者在換藥時的痛苦,適用于電灼術后及局部燒傷的治療。
3.3 Ⅲ度燒傷
Ⅲ度燒傷貫穿全層皮膚,是最高級別的燒傷創面,其中促進肉芽快速形成是治療的重要關鍵點之一。槲皮素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等作用,同時也是存在于復方黃白液涂劑中的一種重要活性成分。
范煒等[31]的復方黃柏液涂劑促進Ⅲ度燒傷創面肉芽組織形成的作用機制研究顯示,復方黃柏液涂劑在促進傷口愈合時,是通過多個化合物同時發揮作用的,其中 AKT1 是藥物與Ⅲ度燒傷創面之間最緊密的基因,基因本體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組數據庫富集分析結果顯示復方黃柏液與Ⅲ度燒傷的核心主要集中在脂多糖、細菌及氧化應激等反應,PI3K-Akt 信號通路可能是所有相關通路中最有效的通路;進一步的分析顯示,槲皮素對 PI3K-Akt 信號通路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能力。槲皮素的相關研究也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點[32-33]。這些研究結果既說明了槲皮素在復方黃柏液涂劑治療燒傷創面時通過多種有效成分發揮療效,且其中槲皮素作用最大,還說明了復方黃柏液涂劑應用于Ⅲ度及Ⅲ度以下的燒傷創面可起到促進肉芽形成、縮短愈合時間的作用。
4 思考與展望
燒傷發生后,外敷藥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復方黃柏液涂劑屬于液體形態的中藥制劑,該藥的組成成分和形態使得在敷藥和換藥的過程中能起到鎮痛和防止紗布粘連損傷皮膚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同時,復方黃柏液涂劑在治療燒傷創面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有效成分、多種生物活性以及結合多種氨基酸發揮作用,在抗菌、抗炎、抗氧化及促進傷口愈合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機制,不僅可以通過減少炎癥細胞因子如 TNF-α、IL-1 和 IL-6 的表達來降低炎癥反應,為傷口愈合提供良好條件,還可以通過增強 EGF、VEGF 等生長因子的表達,促進血管再生,縮短傷口愈合時間,甚至還能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殖,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形成,改善傷口愈合后的美觀情況。
然而,雖然復方黃柏溶液涂劑對燒傷治療有積極作用,但因其成分復雜多樣,還需要考慮患者對各種草藥成分出現過敏的可能性。同時,關于復方黃柏溶液與目前燒傷常用臨床治療藥物的藥效對比研究還相對較少,不足以確定其優勢是否更大,以及針對不同程度燒傷的最優治療劑量也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鑒于目前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的積極作用,為了更全面地探索如何擴大其臨床應用及優化其用藥方法,未來的研究方向或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 探索復方黃柏液涂劑中各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協同效應;② 因其中藥成分復雜,可對其成分進行單獨使用的毒性檢測和共用的毒性檢測,進一步探討復方黃柏液涂劑的制劑比例和方式;③ 進行范圍更廣、燒傷創面類型更多的臨床研究,并與目前的傳統療法(如銀制劑、碘制劑等)進行比較分析,從抗菌、抗炎、傷口愈合、瘢痕形成 4 個關鍵節點著重比較;④ 探索其在深度燒傷中的輔助或主力作用,通過與傳統療法聯合用藥的方式,在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創面進行研究。
5 結語
綜上所述,復方黃柏液涂劑在燒傷治療中起到了積極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在促進傷口愈合、抗菌、抗炎以及降低患者痛苦等方面,臨床上可酌情用于燒傷治療。但關于各類不同的燒傷創面對應的復方黃柏液涂劑用藥劑量和用藥方式應進一步探討,不同程度燒傷中復方黃柏液涂劑與傳統治療方式的對比也值得進一步探索。同時,建議對復方黃柏液涂劑的復雜草藥成分作用于燒傷創面時可能帶來的過敏反應和毒性進行多方位檢測。未來,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優化后的復方黃柏液涂劑或將成為燒傷患者更舒適、更便宜、更高效的治療選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