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錦州醫科大學北部戰區總醫院研究生培養基地(沈陽 110016);
  • 2. 北部戰區總醫院 心血管外科(沈陽 11001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二尖瓣置換同期行冷凍消融迷宮術對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trial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AFMR)患者的安全性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6月于北部戰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行二尖瓣置換AFMR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同期行冷凍消融迷宮術為消融組,未行冷凍消融迷宮術為非消融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手術資料、療效和預后情況。結果 共納入85例患者。消融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58.65±6.86)歲;非消融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61.29±8.30)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消融組的體外循環時間、主動脈阻斷時間較非消融組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術后監護室停留時間、呼吸機輔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第1 d引流量、術后不良事件(臨時起搏器應用、術后電復律、胸腔穿刺引流、住院死亡)發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消融組出院時、術后3、6、12、24個月竇性心律恢復率與非消融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術后24個月超聲指標:消融組的左心房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肺動脈收縮壓的下降值較非消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心功能分級均為Ⅰ級或Ⅱ級,較術前顯著改善,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期間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AFMR患者二尖瓣置換同期行冷凍消融迷宮術,未增加手術風險,術后轉復為竇性心律的成功率較高,有利于左心房、左心室重塑和肺動脈收縮壓降低,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引用本文: 梁漢青, 韓勁松, 尹宗濤, 張建, 李瑞, 萬巧麗, 郭志鵬, 魏韜. 冷凍消融迷宮術聯合二尖瓣置換治療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10): 1455-1461. doi: 10.7507/1007-4848.20221202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主動脈瓣上狹窄術后早期心血管不良事件臨床危險因素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腹主動脈瘤腔內修復術后腸系膜下動脈來源Ⅱ型內漏的單中心回顧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