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江蘇南京 2100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間質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繼發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患者的臨床特征,以提高臨床醫生對該類疾病的預防與診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2月就診于南京鼓樓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50例ILD繼發PCP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結果  共納入50例ILD繼發PCP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中位年齡64歲。48例(96%)患者有糖皮質激素使用史,中位時間為3個月,31例(30/40,77.5%)患者在開始激素治療半年內發生PCP;34例(68%)患者同時有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史。所有ILD患者發生PCP前均未使用預防PCP的藥物。ILD繼發PCP患者的主要癥狀為氣喘、咳嗽加重或發熱;38例(76.0%)患者實驗室檢驗可見外周血總淋巴細胞計數<1 100個/μL,27例(54.0%)患者CD4+ T淋巴細胞<200個/μL,34例(68.0%)患者CD4+ T淋巴細胞<300個/μL,37例(74.0%)患者CD3+ T淋巴細胞計數<750個/μL,34例(68.0%)患者(1,3)-β-D葡聚糖試驗>200 pg/mL,35例(70.0%)患者乳酸脫氫酶>350 U/L,41例(82.0%)患者有Ⅰ型呼吸衰竭;胸部高分辨率CT可見在原有ILD病變基礎上新增磨玻璃影、實變影;36例患者通過二代測序技術檢出肺孢子菌,標本主要來源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2例患者經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染色鏡檢檢出肺孢子菌;所有患者均選用復方新諾明抗肺孢子菌治療。經治療后29例好轉出院,10例死亡,11例因治療無效、病情惡化等原因自動出院。結論  ILD患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后容易繼發致命性的PCP,早期診斷尤為重要。應結合患者癥狀、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G試驗及乳酸脫氫酶水平及影像學改變來綜合考慮,并在患者早期能耐受纖維支氣管鏡時行灌洗液二代測序以確定診斷,防止漏診、誤診。PCP常發生于ILD患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半年內,在隨訪過程中需定期監測外周血CD4+ T淋巴細胞計數及CD3+ T淋巴細胞計數,及時預防PCP。

引用本文: 劉玲, 代靜泓, 邱玉英. 間質性肺疾病繼發肺孢子菌肺炎50例患者的臨床分析.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23, 22(11): 789-795. doi: 10.7507/1671-6205.20230504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肺栓塞快速反應團隊(PERT)模式對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療策略和遠期預后的影響—PERT實施一年研究結果
  • 下一篇

    新型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CPD1預防性治療對博來霉素誘導肺纖維化大鼠的保護作用